陜西寶雞:黨建引領強治理 創新服務促提升
來源:中國社區報 發布時間:2022-05-17 11:12:16
今年以來,陜西省寶雞市隴縣立足社區精細化治理、精準化服務、信息化管理要求,強化黨建引領,發揮聯動效應,創新服務模式,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,著力提升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水平。
突出黨建引領,完善長效機制。隴縣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,建立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,強化社區黨組織書記主體責任,把城市基層黨建重點任務、基層治理難點、民生痛點堵點細化梳理為12個“書記項目”,實行清單式交辦、項目化推進、節點化落實。建立完善社區多方共治、矛盾化解、網格管理、民主監督等制度機制,規范化、制度化推進社區工作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。
健全人民調解機構組織隊伍,持續深化“八幫八解”,常態化開展幫學習解迷惑、幫調處解糾紛、幫疏導解積怨、幫矯正解顧慮、幫增收解困難、幫急事解燃眉、幫照料解后憂、幫聯系解鄉愁活動,解決群眾訴求146件次、調處矛盾隱患25件,切實做到早發現、早報告、早預警、早協調、早處置。用好考核“指揮棒”,明確細化重點任務分工,建立社會治理目標清單、任務清單、負面清單“三張清單”評價機制,持續壓緊壓實工作責任,構建齊抓共建組織體系。
創新工作載體,提升治理水平。隴縣以“紅色”氛圍營造為抓手,開展“紅色教育”“講黨史故事”“向先進學習”等系列活動,著力打造“紅色物業”“紅色商圈”特色黨建品牌。積極探索“四化聯動+五色管理+六微服務”城市基層治理模式(即建立鎮街、社區、小區、居民四方聯動機制;將社區群眾分為一般群眾、流動人口、留守群眾、低收入家庭、困難群體“綠、藍、黃、橙、紅”五類進行管理;開展微網格、微課堂、微公益、微關愛、微心愿、微調解),深化“入千戶訪萬人”共治聯動,堅持“三必訪”“五必報”,及時掌握社情民意,解決問題、服務群眾。
做細做實網格管理,創新社區治理,推行“黨建引領、社區引導、居民參與”自治模式,下派黨建指導員、組建業委會、設置“紅色樓長”,組織社區居民積極參與議事規則、管理公約等制度制定,470余名社區黨員群眾自覺參與社區疫情防控、文明勸導、風險排查等自治管理活動。持續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,通過集中學習、專題研討、專題培訓和“查弱項補短板”行動,解決“發展難點、服務堵點、治理痛點”38個,全面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水平。
推進重心下移,打造服務品牌。隴縣把社區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工作目標,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,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。探深做實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”特色黨建品牌,扎實推進“雙報到”活動,依托社區網格化管理,整合轄區單位資源,成立敬老助幼、愛心幫辦、扶弱助困等志愿服務隊14支,依托“社區廚房”“四點半課堂”等平臺,提供家庭醫生、日間照料、留守兒童關愛、民事代辦等精準化服務1100余人次,把社區黨組織工作重心轉變到抓治理、抓服務中,切實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增強社區凝聚力、向心力。探索“微治理”“鄰里自治”新模式,通過開展民主議事、糾紛調解、鄰里互助、結對抱團等活動,增進鄰里關系,建立情感紐帶,融洽社區居民關系。強化“智能”支撐,利用公眾號、微信群、朋友圈等多種平臺,提升物業管理、公共服務、安全監管等信息化管理水平,用“數據+”破解治理難題。
原標題:黨建引領強治理 創新服務促提升